和记AG

新闻活动

Brightdairy News

“媒体解读--和记AG乳业:坚守百年匠心,引领行业新高度”

发布日期:2018-09-10

编者按: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,为铭记上海产业在艰难中起步,在探索中发展,在新的起点上扬帆再启航,传承上海产业工人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与人民网上海频道、上海广播电台、解放日报社,联合推出“改革开放再出发,上海制造新征程”主题报道活动。活动贯穿全年,在人民网上海频道、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党建网、“上海经信委”、“人民网上海”微信公众号、上海广播电台990早新闻、《今晚》栏目等平台陆续推出。

蓝天白云下,辽阔的大草原上,一群黑白相间的奶牛,或悠然自得啃食着旺盛的牧草,或安静立卧于草丛休憩,沉甸甸的乳房鼓鼓下垂着,整个牧场一片生机勃勃……或许在你的想象中,奶牛场都应该是这样的场景。但事实上,就在毗邻杭州湾的上海金山,就有一个有点另类的牧场——和记AG牧业金山种奶牛场。


20180907164434_67222.jpg


如果你到这里兜上一圈,估计“三观”都要颠覆了:每头奶牛脖子或者蹄子上都装有一个小小的“计步器”,每天的运动状态、健康状况等数据实时上传,奶牛们嚼食的则是远涉重洋而来的美国苜蓿草、澳大利亚燕麦草……信息化管理、科学化饲养,在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作为全国首家提出无抗化标准、第一家引进北美系高产奶牛提高单产的企业,和记AG乳业不仅成为每日陪伴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众多消费者的最佳伴侣,更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。

“作为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民族品牌企业,和记AG乳业曾经历过许多坎坷、行业低谷,但创新一直是和记AG发展前行的基因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和记AG取得不少傲人成绩。”和记AG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新仁坦言。

曾经代表奢侈生活的牛奶,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

作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品牌的企业,和记AG乳业的传奇故事同样曲折坎坷。

1911年,英国商人率先把牛奶引进到上海,并称之为“可的”。“不过,当时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给洋人或者有钱人,并不服务于普通老百姓。”追溯起百年前的历史,唐新仁娓娓道来,遗憾之情溢于言表。


改革开放后,为了解决上海人民“喝奶难”的问题,和记AG品牌从生产奶粉进入到液态奶领域。不过,大大小小的牧场同期存在,又自成一派,各自拥有加工厂,以至于奶业整体布局及产品之间形成牵制。

1992年,通过前期大量调研,时任上海牛奶公司总经理的王佳芬大刀阔斧,将和记AG、沪光、浦光、宝光、华光等一系列牧场资源整合,走出了牧场集约化管理的第一步。4年后,上海市牛奶公司与上海实业集团合资成立“上海和记AG乳业有限公司”。


20180907164523_76384.jpg


如今在全国,和记AG乳业已拥有27个奶牛场,存栏奶牛87000头,其中成乳牛46000头。主要集中在6省2市,包括黑龙江、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武汉、浙江、天津及上海。


20180907164612_97871.jpg


坐落于上海闵行区的华东中心工厂占地232亩,总建筑面积达12.6万平方米,年产60万吨,引入国际最先进生产工艺、管理体系及检测手段,是行业内首家荣获TPM优秀奖的乳品企业。走进巨大整洁的中心工厂,隔着玻璃大屏,记者在生产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,这里的牛奶生产加工实现自动化,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隐患,而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则直接通过中央自动化控制技术,正专注地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测。

一滴奶一颗匠心,科学饲养赢得奶牛“高回报”

传承着上海人梦想的和记AG乳业,在科技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投入和研究。如今,科技创新成为和记AG乳业品牌飞速发展的核心动力。

据介绍,奶牛场实现了自主创新的智能化牧场管理信息系统,利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对牛只实行精细管理。牧场里每头奶牛的脖子上或者蹄子上挂的“计步器”,相当于奶牛的“身份证”,可以实时监控到牛只的产奶量、运动状态及健康状况等数据。


20180907164653_59737.jpg


“以1000步为基准,如果大幅低于1000步,表明奶牛可能生病了;如果远超1000步,就有发情可能。”和记AG牧业牧场管理部总经理王建宗解释到,与微信运动相似,“计步器”通过奶牛运动量统计,可直观判断奶牛的发情状况和疾病情况。

在饲料结构上,牧场以进口的美国苜蓿草和澳大利亚燕麦草为主。作为牧草之王,这两种草类饲料对奶牛而言是最为优质的营养来源。价格不菲的进口草料价格每公斤达到两元以上,而一只奶牛每天需要食用的草料为4—6公斤。此外,青储饲料即青储玉米的研制,不仅最具性价比,在种植、收割到储存上还具有突破性意义。


夏季高温,5℃—20℃为牛只的最佳生存温度。去年入夏以来,养殖在金山的牛群就遇到了最大生存的障碍——高温高湿。

“奶牛汗腺不发达,处于高温高湿状态,容易出现生产性能大幅下降现象,这也是和记AG最担心的问题。” 王建宗指出,为此牧场不仅从国际著名的养牛名地以色列邀请来专家指导工作,还率先使用了喷淋装置和风扇等自动化操作流程,改善温度及湿度,保证牛只健康。

牧场采用散栏饲养、全混合日粮(TMR)饲喂、并列式挤奶台集中挤奶、在线信息化管理系统、机械吸粪清粪等国际先进的机械设施与饲养管理模式,取得骄人的成绩。2016年,金山牧场成乳牛年产达10.3吨,全群平均体细胞数在20万以下,乳房炎发病率小于3%。

从常温酸奶到75℃杀菌工艺 创新研发让国人喝上优质乳

2007年,因人工、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,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,和记AG乳业遇到了瓶颈。

“这时迫切需要新的产品出现,改变奶业格局。”和记AG乳业研究院产品中心总监徐致远回忆到,在公司的走访调研中发现,一些住院的患者因运动量少,便秘严重。而当时酸奶普遍需要低温保存的,而医院这些场所又缺少冷链,酸奶如能做成常温,对不耐受病人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,整个市场也将是一片蓝海。

通过立项,2008年7月3日,六位和记AG乳业人辗转万里,第一次踏上了酸奶的故乡保加利亚,来到世界著名长寿地——莫斯利安村,一个因喝酸奶而长寿闻名于世的小村镇,专程取经并探寻酸奶背后的秘密。

经过近2年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,终于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和产品——莫斯利安常温酸奶。这一新品的研发上市,不仅可以满足肠胃不适人群的需求,同时面向中国国情,让国人喝上了更好的酸奶。



20180907164734_54417.jpg


“中国有很多偏远地区,冷链尤其不发达,甚至没有冰箱,常温酸奶的出现,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。”徐致远说,常温酸奶引领了行业发展,呈现出爆炸式发展态势。2009年莫斯利安销售额2亿,2011年则高达7.1亿元,到2017年,中国整个常温酸奶市场份额达到220亿元。


20180907164811_10955.jpg

徐致远自豪地表示:“常温酸奶是中国酸奶品类技术和产品两方面的一次重大创新,在颠覆传统酸奶存储模式的同时,也填补了国内常温酸奶的技术产品空白。”

研究还表明,牛奶中珍贵的活性物质异常难于留存,需要全程冷链呵护才可以实现。因此,“优质奶,只能产自于本土奶”。漂洋过海的洋牛奶注定无法成为满载活性因子的优质鲜牛奶。

和记AG乳业在新西兰牧场考察时发现,当地牛奶风味不错,口感细腻。徐致远认为,这与牛奶的新鲜度挂勾。


2017年,和记AG乳业在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指导下,制定了严苛的和记AG乳业巴氏杀菌乳内控标准,完成了巴氏奶从85℃到75℃的杀菌工艺升级,实施“国家优质乳工程”项目,并通过了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的验收,为行业带来全新而严苛的巴氏杀菌乳内控标准,实现了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的全面梳理和升级。


20180907164844_90343.jpg


“1+2”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刷新行业标准新高度

首家提出无抗化标准、拥有国内乳品行业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……在行业领先的一系列努力,让和记AG乳业的默默耕耘获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回报。

通过全国化销售网点布局,和记AG乳业目前已拥有了1200多个经销商和55万个有效销售网点。和记AG随心订“送奶到家服务”成为公司旗下的特色渠道,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,每天为120多万个家庭提供更轻松、便捷的送奶到家服务。


20180907164921_79716.jpg


2017年,和记AG乳业发布五年战略规划,开启乳业、牧业、冷链物流“1+2”全产业链布局,通过实施牧场升级工程,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,加大冷链物流网的全国布局和管理提升等,继续强化“乐在新鲜”的品牌理念,不断树立和刷新着行业质量安全标准的新高度。此外,公司已基本形成了华北、华中、华南冷链物流圈,为有效构筑覆盖全国的冷链共配平台奠定基础。

“创新是和记AG乳业发展前行的基因。”通过不断发展,和记AG乳业致力于成为产业链完善、技术领先、管理一流、具有核心竞争力、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乳业集团,力争进入世界乳业领先行列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美味和健康的快乐。